2011年8月7日

《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書摘

這本「獻給地球的經濟學」——《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有許多世界重量級人士的推薦,搞得好像不讀不行。不過,我讀它不是因為Mary Robinson (前愛爾蘭總統)或者Pavan Sukhdev (聯合國環境規畫署綠色經濟創議負責人)的推薦序或追逐權威,在下不才,很不巧的剛好不認識他們;而胖胖很不幸的被我放在好朋友之列,我的一句交代:「妳看過的書給別人之前,先給我看看吧?」讓她認真的放在心上。她的服務甚佳,這本她自己都還沒讀的書先給我做啟讀大典了。從這一點看來,朋友的推薦很重要,難怪社群網站facebook之流大行其道。

書名: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獻給地球的經濟學
英文原書名: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 Economics for a Finite Planet
作者:Tim Jackson (英國首席永續發展顧問)
譯者:朱道凱
出版社:早安財經文化
原文(英文)出版年份:西元2009年
中文出版年份:西元2011年

本書寫得十分嚴謹,但對於總體經濟我的背景知識有限,資料庫和計算模組的部份理解有限,主要受益的是觀念。

作者Tim Jackson的背景為英國永續發展委員會的經濟委員,同時也是英國政府的永續發展獨立顧問;蘇里大學永續發展教授,生活方式、價值觀和環境研究中心(RESOLVE)主任。在書中的【致謝】文中,作者提及本書大量引用這些單位的研究報告和龐大的資料基礎,加強了本書的可信度。

而這本書的誕生由來則在P.255的【附錄一:SDC重新定義富足計畫】中清楚說明。

SDC為英國永續發展委員會,「該會針對永續發展與經濟成長的關係進行大規模的研究,並於2003年發表了一份劃時代的報告《重新定義富足(Redefining Prosperity)》,挑戰政府『從根本上重新思考經濟成長作為現代政治經濟驅動力的支配地位,並更嚴格區分何種經濟成長符合真正永續社會的轉型,何種成長絕對不符合。』」(P.255, L#2)

委員會本身領導公眾參與過程,訂出五個永續發展「原則」,並將這些原則視為達到基本目標的手段,這個目標就是:生活在環境限制內的一個強壯、健康和和平的社會。(P.256)

新策略推出之後,SDC接著秉持開放空間的精神,探討幸福(well-being)的概念,為英國發展出新的幸福指標。他們的重要發現是:傳統衡量經濟產出的單位GDP,普遍被認為不能適當衡量永續幸福,有必要「開放政治空間」以解決傳統衡量富足方法的缺失。(P.256)

2007年,SDC展開一個研究富足的新計畫,主要圍繞四個主題:
  • 富足願景:辨別關於富足的意義和詮釋各種觀點(歷史、經濟、心理、宗教)。
  • 經濟「減量」:檢驗經濟發展與物質吞吐量、環境衝擊「脫鉤」可行性的國際證據。
  • 挑戰結構:討論與持續經濟成長相關的結構性驅動力,並調查「穩態經濟」的障礙。
  • 美好生活:探討富足、經濟發展與近年政策和媒體關注快樂和幸福議題之間的連結關係。(P.256-257)


以我的觀點,書中的重點摘要如下:

前扉頁:如果必須靠破壞明天的富足來換取,今天的富足將毫無意義。


第1章:我很好,我明天要破產了

我們的科技、我們的經濟和我們的社會,全搞錯了方向,以至於無法讓我們感受到「有意義的富足」。鞭策我們進步的動力,全建立在不斷擴張物質需求之上。為了追求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正一步步地,侵蝕著明日幸福的根基。(P.28, L#8)

經濟成長了,為什麼社會卻衰退了 (P.29, L#1)...... 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活動」的量度 (L#8)......但在較富裕的國家,民生上的基本需求大部分已獲得滿足,進一步擴增消費,並不會為人們增加多少物質舒適。(L#15)...... 停止先進經濟體無止境地追求成長,將注意力轉移到更公平分配可用的資源,豈不是更好嗎?(P.30, L#2)

過去五十年來,成長非但沒有提高最需要者的生活水準,反而令大部分世界人口失望——財富不斷向上流到少數幸運者手中。(P.31, L#10)

「富足」和「所得」、「財富」,並不是同義詞。富足與經濟成長之間的等號,並不是理所當然的。更多,未必更好。(P.30, L#15)

任何可信的富足願景,都必須面對資源的極限。不面對地球的生態極限,成長,又能持續多久呢?(P.31, L#16)

資源匱乏——用環境經濟學者的語言來說,也就是「源」(source)的問題——只是我們所面對的問題之一而已。「匯」(sink)的問題——也就是地球「吸收」經濟活動對環境造成衝擊的容量——才是更大的麻煩。「在我們用光石油之前,」生態學者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解釋:「我們就沒有地球可用了。」(P.37, L#2)

簡言之,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質疑「經濟成長」這件事。成長的迷思,害慘了我們 (P.41, L#2)...... 我們迫切需要重建共同富足的理念,一個對有窮世界公平正義更深的承諾。(P.41, L#9)


第2章:一個不負責任的年代

經濟危機別的好處沒有,至少給了我們一次機會,能同時思考金融永續性和生態永續性這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是彼此息息相關的。(P.48, L#7)

在危機期間,有一件事從頭到尾沒有商量餘地:成長必須延續,不計任何代價。恢復成長才是目的,沒有一個政治人物認真質疑過它。這種對成長忠貞不二的態度,正是我們這個把世界帶到災難邊緣的政經體系最顯著的特徵。(P.51, L#7)

為了成長,大家勇敢負債吧!(P.51, L#12)

市場,是被成長本身打垮的。(P.60, L#15)

經濟危機,不是銀行界少數人的業務過失所造成的,與其說有人不負責任,不如說這是全面性的、獲得政府最高層支持的結果,而且懷著一個明確目標:延續和保護經濟成長。(P.61, L#15)

經濟成長所造成的物質和環境衝擊,是引發我們這項調查的主要原因。金融風暴看似與此不相干,實則不然。長期以來,我們在不負責任的年代中對物質世界的局限性視若無睹。這種盲目,在我們管理金融市場的無能,以及我們保護天然資源和阻止生態破壞的無能上表露無遺。我們的生態債務和我們的金融債務一樣嚴重。在不顧一切追求消費成長的過程中,兩者都被我們忽視了。(P.62, L#13)

如果必須靠破壞明天的富足來換取,今天的富足將毫無意義。2008年金融崩壞的最大警訊,就是:那個明天已經到來。(P.63, L#7)


第3章:什麼樣的生活,才算富足?

我們通常把富足,看成一個可以不斷擴大的經濟樂土。不過,這個妄想已被戳破......(P.67, L#1)

氣候變遷、生態退化和資源匱乏的恐慌,加重了金融市場失靈和經濟衰退的問題。光靠短期措施硬撐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更努力。第一件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建立一個邏輯嚴謹、前後一致,不以消費成長為前提的富足觀。(P.67, L#5)

富足,指的不是狹隘的經濟。(P.67, 13)

三個富足概念.....借用經濟學家阿馬蒂雅.沈恩(Amartya Sen)的概念...... 概念之一是豐富(物質面),其二是效用(物質能提供的滿足感),其三是過好日子的能力(人民行使這些功能的能力或自由。思考「極限」和「我們能活得多好」)。(P.68, L#13)

GDP,就是所有這些市場交易金錢價值的總和。大體而言,它衡量全國家庭、政府和投資的總支出。支出,被視為效用的代名詞。(P.71, L#7)......GDP也有明顯的侷限性,比方說,不計算「非市場」的服務(如家務或志願勞動),也不包含「負面效用」(如污染)。......GDP不能適當反映資產基礎的變化,但資產基礎的變化卻會影響我們未來消費可能性。(P.71, L#7)

哲學家Martha Nussabaum列舉了多項「核心人類能力」,包括:
  • 生存(能活到人類的正常壽命終點);身體健康;
  • 身體的完整性(能抵禦暴力攻擊;有機會獲得性滿足和選擇是否生育);
  • 實踐理性(能構思美好生活的概念);
  • 合作關係(能和他人共同生活及建立感情);
  • 玩樂,及掌控個人環境。(P.78, L#5)


第4章:成長也不是,不成長也不是

富足不只跟所得有關,這點毫無疑問;增進富足和經濟成長,是兩碼子事。(P.83, L#1)

為什麼明明基本物質需求早已滿足,物質商品對我們還是這麼重要?(P.84, L#13)...... 我們給物質商品添加了社會和心理意義...... 消費商品是有符號語言的,我們持續用這種語言交談,不只談東西本身,而且談我們真正在乎的事情:家庭、友誼、歸屬感、社區、身分,社會地位、生命的意義和目的。(P.85, L#2)

商品語言讓富足的物質面和非物質面,難分難解地糾纏在一起。雖然參與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社會性而非物質性的,但我們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還是受到這種語言的影響。(P.86, L#10)

收入對幸福感的重要性是相對的。重要的不是你的收入有多高,而是你跟周遭的人比起來,擁有更多或更少。非常不平等的社會尤其如此,所得水準直接代表地位,有時還代表權威、勢力和階級。(P.87, L#3)

...... 只要改變社會組織形態(例如變得更平等),在這個社會中,地位就會比較不重要,或是有著不同的意義。那一切就可能改觀。(P.89, L#4)...... 我們仍須避免陷入地位競爭,也必須尋找不那麼物質主義的方法,讓人們參與社會生活。(P.89, L#9)

面對經濟動亂,人民福祉的損失情形主要取決於社會結構,而不是經濟不穩定的程度。(P.96, L#5)

簡言之,現代經濟體追求經濟成長,也是被迫的。只要經濟仍在成長,正面回饋機制就會推動進一步成長。一旦消費成長下滑,此系統就會被推向潛在有害的衰退,並伴隨對人類富足的打擊,人民的工作和生計也會蒙受其害。(P.98, L#6)...... 在資本主義的模型中,沒有達到穩定狀態的簡單途徑:不是擴張,就是衰退。(P.98, L#9)


第5章:環境與經濟成長,可以「脫鉤」嗎?

脫鉤有分「相對」和「絕對」兩種。「相對」脫鉤,指的是每單位經濟產出,生態強度能降多少。(P.103, L#6)...... 資源破壞的「絕對值」降低,則叫做「絕對脫鉤」。想也知道,要經濟活動維持在生態極限內,這是必要的。以氣候變遷為例,為了達到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的450ppm穩定目標,到了2050年,全球碳排放量絕對值必須減少50至85%。(P.103, L#12)

所謂脫鉤底「迷思」,並不是說脫鉤是不必要的,而是要強調「脫鉤」未必能符合生態的需要。(P.104, L#6)

......問題出在我們很難找出所有碳含貿易商品的資源。這張圖(圖5.4 OECD國家直接物料消耗)使用的量度——直接物料消耗——已盡力辨別特定資源的貿易流量,卻遺漏了在海外製造成品和半成品所使用的資源(和排放)。(P.108, L#7)

...... 根據全球極限的觀點,最重要的是計算全世界的統計結果。氣候變遷和資源匱乏兩者,本質上都屬於全球議題。因此絕對脫鉤的可行性,以及逃出成長困境的可能性,最後裁決者是全世界。(P.110, L#7)

資源效率、再生能源和減少物質吞吐量,在確保經濟活動永續發展中,都有重要的角色要扮演。但本章分析顯示,以為不必挑戰市場經濟結構,就能達大「深度」減碳和節省資源,根本是異想天開。(P.122, L#13)


第6章:是誰把我們關進消費主義的「鐵籠」中

渴望新奇的心理,以及消費品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象徵角色,兩者密切相關。前面(第四章)我們已談過,物質製品構成強大的「商品語言」,我們用此語言彼此溝通 (P.136, L#9)...... 消費研究學者羅素.貝爾克稱之為精神發洩(carthexis)——一種情感依附作用,引導我們認為(甚至感覺)物質所有物是「延伸的自我」(extended self)的一部分。(P.136, L#13)...... 財物有時提供一個聖殿,供奉著我們最珍貴的記憶和感情。(P.137, L#7)

新奇,在當中扮演著絕對核心的角色。首先,想也知道,新奇總是帶有關於社會地位的訊息。......「炫耀性消費」是透過新奇性表現的。許多最新的消費用品和時裝剛上市時,只有富人可以取得。(P.137, L#12)

用「物質商品權」當我們的夢想和抱負,雖然怪怪的,卻有幾分道理。人類學家Grant McCracken表示,消費品提供我們一座有形的橋梁,通往我們最高的理想。當然,它們不能真正達到那些理想,但它們的失敗卻可以留下空間給未來橋梁去填補,刺激我們對更多商品的胃口。消費文化使自我永垂不朽,正是因為它失敗得這麼成功!(P.138, L#8)

人們不斷消費新奇,和企業不斷製造新奇之間,如今已太過於完美的結合。「空虛的自我」填不滿的欲望,創業家永不停歇的創新,兩者是天生一對。兩者結合起來,剛好促進了成長所需。(P.139, L#6)

這種無休止狀態,未必帶來真正的社會進步。有時候它甚至破壞幸福,並且造成社會衰退。原因很清楚:這是一個被焦慮感驅使的體系。...... 天性與結構的結合,將我們牢牢鎖進消費主義的鐵籠裡。(P.139, L#10)

我們必須找出一種方法,擺脫掉將我們鎖進這個失靈系統的制度和社會束縛。我們必須辨識出一種能夠從社會內部改革的機會——改變價值觀、改變生活方式、改變社會結構,使我們能從有害的消費主義社會中解脫出來。(P.140, L#4)


第7章:為凱因斯戴上「綠色」帽子,通嗎?

即使採取了最「綠」的振興方案,也還是意味著經濟將回到持續消費的老路。(P.146, L#8)

到了2009年初,國際上已經有強烈的共識,支持「綠色」振興方案的構想,選定了能源安全、低碳基礎建設和生態保護作為公共投資的目標.....(P.149, L#8)

簡言之,我們有明顯理由建議,綠色投資和綠色工作不應該被當作傳統經濟復甦方案中微不足道的附屬品,相反的,應視為經濟復甦的單一最大元素。就報酬來看,綠色投資看起來至少會和傳統的振興方案支出一樣好;而且綠色投資對於達到永續目標絕對有其必要性。(P.156, L#8)

復甦意味著一切照常,重回老路。讓我們快速啟動經濟循環,然後看著它再度成長。...... 恢復原狀,顯然不是綠色新政倡議者樂見的結果,UNEP呼籲,要「轉換思維」,要追求一種「不同性質的成長」...... 但是,這依舊是在談成長...... (P.158, L#12)


第8章:經濟學,不該是生態文盲

廣義而言,GDP是衡量一個經濟體「忙碌程度」的單位。其實它所做的只不過是用三種不同方式,將一個特地地理疆域內(通常是一個國家)所進行的經濟活動加總起來。這三個帳目的第一個...... 就是經濟體花在商品和服務上的所有「最終」支出總和。(P.165, L#11)...... 這個帳戶有時也叫做「總需求」。第二個帳戶(收入)告訴我們國民賺了多少錢。第三個帳戶(產出)告訴我們,廠商創造了多少價值。(P.166, L#6)

這個困境只有兩條出路。一,是改用一種不同的成長方式;二,是讓經濟就算不成長,也可以穩定。否則,結果不是經濟崩潰,就是生態瓦解。(P.169, L#10)

生態經濟學家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提出類似的建議。羅伯.艾爾斯指出,「我們需要一個新的成長引擎,一個基於無污染性的能源、出售非物質的服務以及不造成污染的產品。」(P.170, L#1)

要注意的是,這種經濟不能只是「以服務為基準的經濟」,那是某些先進經濟體的發展特色。...... 那種發展模式之所以能實現,主要是透過減少製造業、持續從海外進口消費品,以及擴大金融服務以支付進口商品等手段。(P.170, L#8)...... 許多服務業其實和製造業一樣,都在攫取資源。例如休閒產業...... 我們消磨時間的休閒,卻可能占我們的碳「足跡」高達25%之多。(P.170, L#12)

事實上,這種(新)經濟模式的種籽,可能已存在於某些地方或社區性質的社會事業中:社區能源方案、本地農夫市集、慢食合作社、運動俱樂部、圖書館、社區健身中心、地方維修服務、手工藝作坊、寫作坊...... ,甚至可能包括瑜珈、武術、靈修、理髮和園藝。(P.171, L#13)

身為這些活動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通常能獲得最大的幸福和充實感,超過他們大半輩子耗在忙碌、物質主義、超級市場式的經濟中所曾獲得的。然而在正式統計上,這些活動——我們姑且稱之為「生態事業」——卻無足輕重,代表的是一種灰姑娘式的經濟,被冷落在消費社會的邊緣。其中有一些,甚至完全不被列入正式的經濟活動,它們雇用的人通常是兼差或志願性質。(P.172, L#1)

回到總體經濟學,這些活動妾身不明的地位,已被歐洲勞動生產力的數據證實。當這些活動確實存在於正式經濟時,很多被歸類為「個人暨社會服務」。(P.172, L#8)...... 用傳統標準來衡量,這個部門...... 實在表現不佳。......在生產力競賽上,這個部門已經「拖累了歐洲。」(P.172, L#15)

講到這裡,我們已經可以發現:耽溺於經濟成長,在本質上有多麼可笑。明明有一種經濟活動,可以提供有意義的工作、賦予人民榮景的潛力,也能對社會做出正面貢獻,而且有相當不錯的機會成為低物質,可是,卻被貶為一文不值。...... 盲目崇拜勞動生產力,其實是一帖摧毀工作、社區和環境的處方。(P.173, L#3)

證據顯示,為了提供生產力,而一味地降低勞動投入,結果是適得其反的。一來,去物質化的服務,是不會導致生產力提高的。因為人力的投入是這種服務的價值所在,追求勞動生產力,只會破壞產出的品質。二來,工作本身是人類有意義地參與社會的途徑之一,減少參與社會的能力,或降低我們工作經驗的品質,都是在阻擋我們對富足生活的追求。在這種情形下,瘋狂追求勞動生產力,毫無道理可言。(P.174, L#15)

總括來說,灰姑娘經濟雖然是一種建立低資源社會還不錯的開始,但想要光靠它就可以源源不斷增加經濟產出的想法,卻是不大能站得住腳的。(P.174, L#6)

雖然這已超出本書範圍,但我們可以針對生態投資,做出一些大膽推測。首先,它取決於三大投資類別:一,能提高資源效率,並可節省資源成本(比如能源效率、減少浪費、資源回收)的產業;二、用潔淨或低碳技術代替傳統技術(比如再生技術)的產業;以及三,生態系強化(氣候適應、造林、溼地復育等)等產業。(P.179, L#12)

生態系強化和氣候適應方面的投資,甚至可能根本不會產生傳統的財務報酬,雖然它們保護生態系服務對未來極其重要,而且可能對就業有貢獻。(P.180, L#4)...... 投資於長期基礎建設和公共資產,必須用不同的標準來衡量。這可能意味著:我們得重新思考資產的所有權,以及盈餘的分配方式。特別是公部門投資和產權功能,可能需要增強。(P.180, L#8)

我們要能清楚界定:什麼是永續經濟必須具備的條件。...... 或許,我們可以用「韌性」(resilience) 這詞,來形容這種新經濟。一個能永續發展的經濟體,必須承受得了外在衝擊,並能避免內在矛盾在衰退時期造成混亂。當然,韌性也必須輔以其他條件,例如:保障人民生計,確保分配公平,制定符合永續發展原則的資源吞吐水準,並保護重要的自然資本。(P.181, L#4)


第9章:你想活得簡約,就是在跟全世界作對

重視內心價值的人,不但比崇尚為物價值的人快樂,而且有更強烈的環境責任感。這個發現非比尋常,因為它暗示了較不唯物的生活,真的可以一舉兩得或三得:當人們寧可選擇融入家庭和社區時,他們不但更快樂,而且生活方式更符合永續發展原則。(P.192, L#13)

儘管愈來愈多人渴望改變,但讓人民自行選擇永續的生活方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不管他們自己的意願有多高。即使是很主動的人,在試圖逃離消費主義時,也得經歷激烈的衝突。(P.196, L#14)...... 相反的,社會結構可以——也確實可以——倒過來改變民眾的價值觀和行為......首先,是去除和糾正那些無法維持(且徒勞無功)的地位競爭的負面誘因;第二,是建立新的架構,讓人民能以比較不唯物的方式,充分參與社會生活。(P.197, L#1)

這個策略的核心要素,必須是減少社會的不平等;徒勞無異的地位競爭,只會增加物質吞吐量和製造苦惱。...... 較不平等的社會所展現的苦惱程度,一項高於較平等的社會。(P.197, L#6)

主要影響點,就落在薪資結構。主流薪資結構一向獎勵競爭性和唯物性的結果...... 縮小這種獎勵制度所造成的巨大所得差距,可以送出強烈信號,彰顯這個社會所重視的課題。提高從事育幼工作、老人或殘障照護及志願工作者的酬勞,可以改變誘因比重,從鼓勵地位競爭,轉移到一個合作性更強、更利他的社會。(P.197, L#14)

加重對公共財和社會基礎建設的投資,是另一個重要的影響點。公共投資的作用除了確保經濟韌性外,還能傳達出一種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平衡的強烈信號。(P.199, L#2)


第10章:不改變,政府將繼續在兩難中傷腦筋

某種程度上,這是一項老掉牙的任務。人類社會之所以會出現政府,正是為了這個理由。一個能夠保護社會行為的社會,有較佳的機會能存活下來。這就是「社會契約」的概念,也就是個人與社會之間,為了約束狹隘的個人主義以及支持社會行為,所形成的一種默契。大家在被約束的同時,也換來若干保障,確保自己的生活不會被別人所侵犯。(P.205, L#2)

政府的首要責任,就是確保長期公共利益,不會被短期私人利益所破壞。從這角度來看,各國政府(尤其是自由型市場經濟體)這麼積極提倡消費自由,動不動就把消費者主權捧得比社會目標還高,真是諷刺,甚至是悲劇。更古怪的是,政府的這種傾向竟然也要和保護社會及生態目標的願望結合在一起。英國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這個國家是最強烈的自由型市場經濟體,也是大聲疾呼永續發展、社會正義和氣候變遷政策的急先鋒。...... 政策制定者夾在對立目標之間的無所適從,在這裡表露無遺。(P.211, L#3)

解除總體經濟對消費成長的結構性需求,將會同時讓政府有餘力去扮演一個適當角色,以便提供社會財貨和環境商品,並保護長期利益。自我矛盾的政府本身,就是成長的受害者;而當政府從這兩難困境中救出經濟時,也給自己帶來了至少一線的脫困機會。(P.213, L#7)


第11章:不必發動革命,這樣做就行了

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必要的轉型規模是如此龐大。我們需要透過具體步驟去擴大改革,而這個工作,需要政府和那些有能力制定或影響政策的人參與才行。...... 以下提出一些具體建議,大體上,可以歸納成三個大部分:(P.218, L#7)
  • 訂立界限:訂定清楚的資源和環境界限,並將這些界限整合到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之中。資源和排放上限,外加減量目標。永續財政改革。支持發展中國家的生態轉型。(P.218~221)
  • 修正經濟模式:發展一個新的生態總體經濟學。投資於工作、資產和基礎建設。增加金融和財政穩健度。修訂國民所得,讓GDP可以衡量「真正重要的事」(P.222~226)
  • 改變社會邏輯:工時政策——給予員工更彈性的工作時間;防止兼職工作在職等、升遷、培訓、工作保障和工資等方面遭到歧視的反歧視措施;給予員工更多家庭時間、育嬰假和年休方面的獎勵(也給雇主更大彈性)。解決系統性不平等。衡量能力和富足(如發展國民幸福帳戶)。強化社會資本。拆除消費主義文化。(P.227~231)


第12章:解除成長魔咒的那一天

新的共善(common good)政治不只要求更嚴謹的政治人物,也要求更嚴格的公民概念,而這需要一個更健全的公共論述,一個更直接討論道德、甚至性靈問題的論述。_Michael Sandel, 2009年6月(P.237, 引言)

財富背叛了我們。財富的滋生,同時也倚賴持續生產和再生產消費者的新奇感。但源源不絕的新奇,增強了我們的焦慮感,並削弱我們維護長期社會目標的能力。結果,破壞我們的幸福,也破壞了我們周遭人的幸福,我們失去了最初追尋的共享富足。(P.238, L#5)

哈佛政治哲學家麥可.桑德(Michael Sandel)在2009年BBC的李斯講座(Reith Lecture)中指出,公共服務「傳統上也是培養共同公民意識的場所,使各行各業的人可以相遇,從而獲得足夠的......生命共同體的感覺,以致我們可以有意義地視彼此為一個共同事業的公民」。(P.243, L#4)

這種一起打拼的感覺,是過去被消費社會摧毀的東西之一,難怪我們會斷了與他人之間的聯繫,難怪我們對未來會感覺如此不確定,不敢做承諾;難怪我們的富足願景會變得無視於更廣大、更持久的社會目標。我們把我們的共同努力感分切成塊,以便用市場價格一塊塊出售,就只為了維持經濟成長。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喪失了共同意義和目標。(P.243, L#8)

究竟,我們希望經濟能夠提供我們什麼?出乎意料地,只有幾樣明顯的東西——生活得富足的能力,參與社會生活,一定程度得安全、歸屬感;既能攜手一起努力,同時還能發揮我們身為獨立個體的潛能。(P.244, L#2)

新經濟要達到生態和經濟的雙重穩定,需要三個相當明確的主要總體經濟干預:
  • 結構轉型到以服務為主的經濟活動;
  • 投資於生態資產;
  • 以工時政策為穩定機制。(P.249, L#10)

簡言之,以社會為代價強化個人主義,以及以傳統為代價支持創新,這種文化趨勢扭曲了身為人類的意義。這種趨勢助長了追求成長,也被追求成長助長。但那些期待成長會導致唯物主義烏托邦的人,注定要失望了。我們偏偏不具備生態條件去圓這個夢。到了本世紀末,我們的子女和後代子子孫孫將面對氣候惡劣、資源耗盡、棲息地破壞、物種大量滅絕、食物匱乏、大規模移民和幾乎不可避免的戰爭。我們真正的唯一選擇,就是:改變。從今天開始,解除成長的魔咒。(P.252, L#15)

後扉頁:是時候,結束不負責任的年代了。

以上。

以我悲觀的天性,我認為作者還是過度樂觀,畢竟人本自私。但,抱持著希望才有富足,作者說的:Prosperity comes from hope (Latin).

網路上找到這篇針對本書的讀後感值得一看:
http://www.okogreen.com.tw/blog/?p=1203 (生態綠部落格)

透過作者Tim Jackson在TED上所作的演講能夠快速瞭解本書的重點。

感恩翻譯者提供了繁體中文的譯文 [Subtitle: Chinese (traditional)]

6 則留言:

  1. 老師推薦繼續閱讀下一本~『WHOOPS 大債時代』!

    回覆刪除
  2. 看這個書名就知道不是好康的。
    順便徵書,有沒有人麥克‧桑德的《正義》和伊坂幸太郎的《死神的精準度》可以借來瞧一瞧?

    回覆刪除
  3. 拍勢~正好老師都沒有這二本書!

    回覆刪除
  4. 哈!既然留言成功,那就把之前被吃掉的話再貼上來。
    *********

    認真的小孩,你K完啦,真是太厲害了!
    其實是陷害朋友先做導讀,等我有力氣時再好好讀一次(笑)
    說來慚愧,接觸本書之前我也不知作者來頭,只是覺得目錄內容有可能談到多年來我對於資本主義種種的質疑,所以就打包回家再說了。
    下次回台南再帶「歡迎光臨人類學」給你,據說是本平易近人的人類學入門書。還是先把書書交給你,它們比較不會因為被冷落而哭泣。

    by 胖胖

    回覆刪除
  5. 我不知道為何你不能具名留言,太奇怪啦!
    上回去有河BOOK買的《帝國邊緣》比我預期的好看,近來和社會學同頻率。

    回覆刪除
  6. 借我在facebook Hsiao Kuang-Lin分享
    最近在讀這本書還沒K完,所以借你的感想分享
    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