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0日

《失竊的未來》Chapter 11 重點整理

《失竊的未來—環境荷爾蒙的隱形浩劫》
原文書名:"Our Stolen Future: are we threatening our fertility, intelligence, and survival?: a scientific detective story"
原文出版社:Plum/Penguin Books
原文初版:1996年
中文繁體出版社:綠色陣線協會
作者:Theo Colborn, Dianne Dumanoski, John Peterson Myers
譯者:吳東傑,李芸玫,李靜瑤
中文繁體初版:2008年1月

第11章   超越癌症 (P.247-257)
副標可下:合成殺蟲劑的危害與環境荷爾蒙檢驗法的省思
本章以人類最害怕的不治之症癌症為基準,對比化學合成物對於人體的危害。

1. 「新觀念不容易被接受。」(P.247, L#7);「我們面對癌症的執著,使我們輕忽了其他的危險。」(P.247, L#10)
  • 雪城大學的動物學家林德曼和研究生柏林頓於1950年在《實驗生物和醫學協會會刊》中發表研究報告,說明DDT如何妨礙小公雞的生長和性向發育。
  • 「(上述)這項研究對於合成化學物干擾性發育的力量,提出了驚人的證據,但是這項警告卻未受到注意。這種結果不合於一般人對於殺蟲劑的觀點……前幾代的毒藥多半含有劇毒,以砷為主的化合物會在蔬菜和水果上留下危險殘留物,嚴重時可能會導致服食者中毒死亡。根據這項戰前的經驗,1950年時的公共衛生官員就站在傳統中毒的思考角度上,以化學物質是否會致死或造成明顯的疾病……來判斷化學物質的安全性。」(P.248, L#11)
  • 直到現在,我們觀念中對有毒物質所造成的傷害在於兩件事情上面:一是這種化學物質會不會像毒藥一樣殺死細胞;二是它會不會攻擊我們的基因藍圖DNA,並且永久改變它,像致癌物質一樣帶來基因突變。」(P.252, L#11);但是環境荷爾蒙的危害並不以這樣的方式進行。
  • 1960年代,過度氾濫的殺蟲劑開始與人類的健康形成因果連結,「……往後的三十年,有毒化學物的公共辯論、科學研究和政府規定之中都提到對癌症的恐懼。」(P.249, L#5);瑞秋.卡森在《寂靜的春天》中也將焦點放在癌症(P.249, L#7)。於是,「美國癌症研究中心」在1969年完成了動物實驗,1972年美國決定禁用DDT(P.250, L#11)。環境防衛基金會援用迪藍尼條款(為1958年美國聯邦食物、藥品和化妝品的修正案,禁止使用在實驗室中會使動物疾患癌症的食品添加劑)提出上訴,要求該條款也該運用在殺蟲劑殘留物上。「1970年中期,『致癌』和『有毒化學物質』在大眾文化中已經如同一體之兩面。」(P.251, L#6)

2. 所謂「危險物質」的定義必須重新思考,「這種全盤以癌症為中心的思考模式,使得我們對其他的危險視而不見。」(P.251, L#16);「我們必須走出癌症的模式之外。」(P.251, L#18)
  • 16世紀時,毒物學之父瑞士籍的派拉塞索斯提出,根據劑量多少影響反應的模式來化驗毒物和傳染病的原則——特定物質在少量時並不具毒性,大量時就可能含有劇毒。這就是傳統對於劑量的概念,也就是說,當異物的劑量增加時,生理反應也隨之加大。(P.254, L#4)
  • 但是,「干擾荷爾蒙的化學物質並不是傳統的毒藥或者典型的致癌物質。它們以另一套規則運行。目前化驗的基礎建立在劑量越高,危險越大的假設之上,但是荷爾蒙干擾物卻和這種線性邏輯思考反向而行。因此,篩除有致癌危險的化學物質,並不一定能使我們免於其他危險。」(P.252, L#5)
  • ……荷爾蒙訊息指揮許多重要的發育層面,從性別差異到腦組織均包括在內……」(P.252, L#17)。也就是說:荷爾蒙通訊和基因藍圖一樣,對人類的發育佔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 一般環境中所找到的干擾性荷爾蒙化合物的劑量既不會殺死細胞,也不會攻擊DNA。它們的目標是干擾荷爾蒙這種不斷往返於人體通訊網絡中的化學信差……會在生物資訊公路上半路狙擊,破壞重要的通訊,襲擊或模倣信差……干擾性荷爾蒙化合物在出生前和生命誕生的早期,具有特別的危險性。」(P.252, L#14)。
  • 由癌症的模式來看,他們(美國環保署)指出人體有能力修復受損的DNA。不過我們所知,人體並沒有類似的修復機能來對抗干擾性荷爾蒙化合物……因為人體細胞將假性荷爾蒙視為合法的信差,允許他們進入荷爾蒙受體,並不把這樣的行為視為一種需要修復的損害。」(P.254, L#17)
  • 正如第十章的描述,高劑量帶來的反應,事實上也許比低劑量還小。」(P.254, L#12);「原因也許在於荷爾蒙透過受體產生作用的基本方式,以及複雜的反饋循環,將內分泌系統整個包含在裡面。」(P.254, L#15);「以動情素為例,荷爾蒙只需要附著在一個細胞中的百分之一的受體上,就可以刺激細胞增殖……隨著劑量的增加,細胞中的受體其實會流失,因此除非荷爾蒙再度降到很低的程度,好讓接收系統復原,否則細胞就不會再有反應。」(P.254, L#17)
  • 時機也許比劑量更為重要,在子宮裡曝露於有毒化學物質的第三代,可能會比暴露在有毒化學物質中的成年人,更能發現驚人的效果。」(P.255, L#7)

3. 什麼叫做「生病」?
  • ……一有癌症的徵兆就被視為疾病。但干擾性荷爾蒙化學物質可以在不讓人生病的情況下,耗弱一個人的體能,因此,我們急須找出『受損功能』,它的重要性完全不亞於傳統疾病。」(P.255, L#14)
  • 儘管癌症就個人而言是樁悲劇,但是健康的人口卻可以立刻替補死於疾病的個人……干擾荷爾蒙的化學物質會產生廣泛的影響,而且對繁殖和發育有潛在的破壞性,會危及所有動植物的生存,最後甚至危及人類……精蟲數的研究顯示出環境污染已經對全人類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這些化學物質對發育展開攻擊時,將強烈侵蝕人類的潛力,不僅會造成不孕、剝奪個人的健康與快樂,也會破壞歷經數十億年不斷演化,容許生命奇蹟般延續的奧祕生物系統。」(P.257, L#12)

4. 新的檢驗標準
  • 「環境傳染病學(eco-epidemiology)」的評估方式——「加拿大野生動物協會」的福斯和美加兩國大湖政策的顧問團體「國際聯合委員會」的基伯特孫所共同提出的方式,結合了野生動物數據、實驗報告、對於荷爾蒙干擾或中毒的研究等資訊,以整體證據作為下判斷的基礎。(P.257, L#18) >>這是什麼意思??
  • 但是這種環境偵探的工作,卻是以『證據的份量』來做出判斷,而不是根據實驗和科學練習所需要的完美周全證據;這樣的證據比較不適合解決問題,以及在現實社會中發揮保護公共健康的效用。」(P.257, L#5)>>是否有更新的方法提出??

2 則留言:

  1. Why 那有可能事.思緒條理完整.第一位將書名.作者.出版這樣呈現.讓讀者內容排序完整(記得小學老師說看一本先了解書名.作者)
    版主閣下我已經從頭看到尾了.2~13章就看你啦!
    小禮物準備好.就等破3000

    回覆刪除
  2. siasia大哥,你真是好人,承蒙不棄,一直以來給我鼓勵啦!我會繼續加油,努力破3000。
    至於2-13章,我為用精神念力把重點給你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