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6日

台鹼安順廠

位於台南市四草附近的台鹼安順廠,在汙染事件公諸於世之前,是個融合了寧靜與優雅的半廢棄社區。除了附近顯宮里的社區住民之外,這裡有許多日本時代遺留下來的木造宿舍,與兀自舒展的木麻黃和蜿蜒的小徑相印成趣。1994年首次讓朋友領著去造訪時,大夥兒在已經停工的廠區和廢棄宿舍中散步、閒聊、拍照、交換想法,十分愜意。如今再重新翻看當時的照片,依舊充滿了青春愉悅的回憶。
還沒有數位相機的年代,朋友們的身影。

這樣的畫面,背景音樂可以配上「早晨的微風」之類的民歌。

如今,成排的圍牆區隔出汙染地。

2010/03/12,在許老師的帶領下,和台南社大的夥伴們來到這裡,廠區已經被圍牆高高圈起,並立下警告標示,嚇阻人們接近。這一場融合了超高標的汞和戴奧辛複合式汙染事件,創下世界紀錄,但是搞得清楚狀況的人卻很少。看著記憶中美麗的景象丕變,聽著老師的說明,陽光雖好,我的心情卻是灰濛濛的。
公民們,前進汙染地,認識我們生活的環境。
於鹿耳門天后宮大廳展開行前解說。

中石化(台鹼)安順廠成立於日治時代,1942年由日本鐘淵曹達株式會社開闢了當時名為安順庄的濱海鹽灘1400甲地,興建鹼氯工廠,以水銀電解法生產燒鹼、漂粉、鹽酸和氯氣。日本人離開之後,改由國民政府接收,1946年(民國35年)復工,1951年(民國40年)更名為台灣鹼業安順廠。當時工廠的股份經濟部占60%,台灣省政府占40%。

自日治時代遺留下來的辦公室。
帶著日本內斂風格的廊道依然優雅。

1964年(民國53年)增設五氯酚生產工廠,隔年改組為台灣製鹼有限公司。之後持續生產五氯酚鈉這種農藥,賺取大量外匯,同時為當地製造更多的汞和戴奧辛汙染。1967年(民國56年)開始,工廠的股東已經由中油100%完全擁有。1982年(民國71年)關廠;隔年,奉經濟部令,與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合併;1994年(民國83年)移轉為民營。

工廠如今是中石化的財產。

之後,黃煥彰老師察覺疑似汙染現象,展開田野調查。2001年(民國90年)台南市環保局公告安順廠為汙染廠址,開始了調查、求償、整治、居民照護等程序。


汙染範圍極大,除了陸地之外,旁邊還有海水儲水池,廠址周邊還有鹿耳門溪、竹筏港溪,以及大大小小的魚塭。工廠停工當時並沒有就生產原料做適切的處理,僅是隨意丟棄,一切不屬於自然生態界的重金屬就在這動工中的40年,以及停工後的20年當中,持續毒害這片土地和生活在其中的生物。
海水儲水池裡的魚蝦海產早已餵養了兩、三代人,原來以前吃的食物都有問題!
竹筏港溪的警告標誌。
從廠區內看海水儲水池。旁邊砌出五十公分高的磚牆,
企圖「盡量」擋住落入汙染廠區的雨水直接流入水池中。

聯合國所公佈的戴奧辛終生長期暴露值建議應為32皮克以下,但安順廠附近的區民,或者以往於工廠工作卻未被告知其汙染之危險性,也無任何防護措施;或者靠魚塭養殖或打撈海產為生,許多人身體裡長期所累積的戴奧辛早已超過32皮克之外遠遠遠了。有一位阿姨甚至創世界之最,高達八、九百之多。

吳信阿嬤就住在海水儲水池旁,體內戴奧辛含量也有四、五百皮克。

戴奧辛屬於重金屬,被稱為世紀之毒,多達數百種。這是偉大的人類所製造出來的產物,消除的唯一方法據說是用「適當的」的溫度燒毀,否則將永遠存在於生態界中,無終止地在食物鏈中循環。人吃多了,在身體裡頭會造成什麼影響,至今都還在持續觀察與研究中。絕對可以肯定的是,會致癌,所以「它不是個好東西!」
戴奧辛對身體造成的傷害,迫使政府不得不在台南市安南區顯宮里附設衛生室,
就近為居民提供醫療照護。

偏偏安順廠的戴奧辛汙染融合了汞。水銀加熱到一定的程度就揮發,造成二次汙染,所以......卡住了。目前想到的唯一辦法只有封存和隔絕。

嚴重汙染的泥土,挖起來,一包一包存封、加蓋。但,這樣就可以了嗎?
液態的汙染(汞)和劇毒五氯酚鈉再砌出水泥石棺,多一層阻隔。

告示牌(下圖)標示出汙染整治的實驗區域(上圖)。

參觀走廊上做了一些汙染數據與整治說明。

看過整治中的台鹼安順廠,以及311日本9.0強震被破壞的福島核能電廠,我深刻的感受到:大自然從來不會把人類逼上絕路,只有人類會切斷自己的後路。

如果我們以一個長期的觀點來看,生態體系是不會被破壞或毀滅的。它們會改變形式,包括融合它們可以維持的各種形式的生命(其中也許包括或不包括人類)。.......但破壞或毀壞的概念來自於有一個理想狀態的預設,這主要是文化創造出來的。即使是說「拯救」環境,我們人類容易傾向「物種自大」的心態,諷刺的是,許多人所警覺到的「破壞」環境,也正是源於這種自大。
我們非常容易遺忘價值是由文化,也就是由人自己所建構的,價值並不必然反應自然界其他物種的需求。因為遺忘了這樣的認識,不論在維護環保工作、人類的優越性,或保護神聖的原始叢林,我們很容易在言行上自以為正義就站在我這一邊,那會使得所有的觀點看起來都像同一鼻孔出氣,令人難以苟同。
 《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P. 160, 161 群學出版,by Allan G. Johnson 

台鹼安順廠內,車輛經過之地,雜草一旦被破壞就無法再生,
只能先以塑膠布蓋住,盡量避免受汙染的塵土四處飛揚。
整治汙染地從來都是一項長期工程,造成汙染所得到的經濟利益 vs. 所必須要付出的社會成本,
兩相權衡,是否真的值得?

7 則留言:

  1. 1.:合作伙伴:很貼切

    2.小時候喜歡吃這裡.台鹼廠生產的冰棒.不知防風林(木麻黃)的背後藏匿著汙染極高的戴奧辛.(如果現在還生產冰棒.不知道有人敢吃)

    3.汙染大地是資本主義的最大產物

    公民們,前進汙染地照片.有創意

    喜閱意指 Mouse 之處

    回覆刪除
  2. 「汙染大地是資本主義的最大產物」——how pathetic and how true!

    回覆刪除
  3. 小小的顯宮里卻要承载難以承受之最,美麗的背後隱藏最大的醜陋。
    不只吃冰,還吃不少的魚及螃蟹

    回覆刪除
  4. 真可說是班上的代表作,能跟您報導得這麼精彩就好了...

    回覆刪除
  5. 代表作之說真是溢美之詞,非常謝謝你的鼓勵。我的書寫其實也只是寫我所見、所感;期待同行的夥伴們的記錄,能夠承現多角度的觀點,給大家不同的腦力激盪。

    回覆刪除
  6. 美麗的台江國家公園卻有台鹼的重重污染區,是嚴重的天堂與地獄對比及諷刺或是宿命?是整個台灣的縮影??????

    回覆刪除
  7. 版大您好:
    我是附近居民,我能向您索取關於你當初在那附近拍攝的照片檔嗎?掃描成電子檔也可以,我想以前年紀小沒拍甚麼照片,現在周遭環境已和94年以前不一樣,如有當初鹿耳和四草社區的照片請提供給我好嗎?
    包含周遭的景色、道路、建築、人文..等等只要相關的都可以,拜託了。我的mail: chnchc@yahoo.com.tw

    回覆刪除